〖讀書筆記〗精神生物/精神分析觀點並不是各說各話

--

書籍:Psychotherapy for Psychosis:Integrating Cognitive-Behavioral and Psychodynamic Treatment, Chapter 2 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models of psychosis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很多元,像是生物、心理或社會學審視相同的現象,但卻使用不同的「語言」來解釋。以實務者的角度則不需要這麼大費周章來決定哪些「語言」誰是對。曾有個哲學家Ludwig Wittgenstein稱這些多元的解釋是種「語言遊戲 (language game)」,他認為語言是透過不同觀點來解釋相同的現象,只是措詞的不同。像是神經學家所用的語言包括:離子通道、突觸分裂以及神經傳導等;而心理師使用的語言則是:自我界線、幻想、內在客體、驅力衍生物、認知偏差、基模、心理防衛機轉,以及移情等。然而,語言遊戲的用途不是用來產生爭執,反倒是像在蓋房子般各司其職,有人拿鋸子伐木 (用藥治療),有人拿磚塊砌牆, (重視人際關係、建立希望感) 而各自的目標都是蓋房子 (但目的間可能也會有些許的差異)。

生物學觀點來看精神病的病因

精神生物觀點有四種常用來解釋精神病病因的模式

  1. 創傷基因的神經發展模式 (the tramagenic neurodevelopmental model):近期一篇關於兒童期遭不當對待對腦部結構、功能與連結的文獻回顧發現,過去竟有超過180篇以上的研究報告皆指出兒童期不當對待與腦部結構變化有關,這也更了高風險生活經驗或許是精神病的重點病因之一,不過以目前實務來看還是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2. 生物神經發展模式 (biological neurodevelopemental model):此模式認為,某些基因或其他生物因素是造成腦部功能產生改變或引發思覺失調症的因素。像是兩次打擊學說 (two-hits model) 說明思覺失調症者身上會有某種掌管神經化學路徑的基因,若個體身上具有該基因,則有較高患得思覺失調症的體質。
  3. 思覺失調症多巴胺理論 (the dopamine theory of schizophrenia):常見的精神科藥物都是基於多巴胺理論,像是阻擋多巴胺接受器來減少精神症狀。此外,突觸前多巴胺異常會使多巴胺合成能力增加同樣是相關病因,還有葡萄糖引起的興奮性毒性也是引起思覺失調症的因素之一。
  4. 錯連模式 (the dysconnectivity model):模式認為思覺失調症是大腦功能性區域的互動模式發生異常造成。學者會選用「錯連 (dysconnection)」而不是「斷連 (disconnection)」的原因是思覺失調症狀的大腦功能並非斷訊,而是訊號不穩定導致某些腦區過度活躍,有些過度低下。精神病常見的「錯連」發生在顳葉 (主司語言處理),學者認為額顳頂葉是「神經迴路界的自我 (self)」,因為其中的ㄧ些神經心理功能與「自我經驗 (experience of self」有關。因此,當個案體內其中一個突觸失能而造成異常的意識經驗時,他的自我監控中的前饋迴路也會受到影響,導致無法意圖與行動後果的關聯無法彼此對應上 (像是感覺出現了,但不與外在環境相互應),以形成無法經歷到自我的感受。

卡普格拉 (Capgra) 與佛烈哥利 (Frégoli) 妄想

有些精神病病患的妄想 (capgra delusion) 是對自己的親人產生失認的狀況 ,像是突然覺得自己的家人不是自己的家人。起因的假設是,當臉部辨識迴路正常運作時,但情緒迴路失常,就會形成「看到熟悉的人」與「奇怪的情緒」產生關係,使得他們明知對方是自己的家人,但「奇怪且陌生的感覺」又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家人。另外,Frégoli delusion則是相反的狀況,當他們看到陌生人時,情緒迴路卻製造熟悉的感覺,而造成看到陌生人卻認為是親友或仇人所假扮。

Top-down 理論 vs. Buttom-up理論

  • Top-Down理論認為「我們平常說出的話是由額葉將心中所想的事情傳送訊息給顳葉的聽覺區處理,接著再把這些訊息複製有聲化的複製傳出,變成口語訊息」。前饋是我們意圖要說出的想法或意圖,因此當我們心中想要說『你好』,就能對應外在的要求直接講出來。但精神病患對「內在聲響的自我監控」有缺失,使他們在想法前饋產生時就形成內在聲響,而形成幻聽的經驗。
  • Button-Up理論認為,內在聲響是顳葉的語言接收區異常活化,通常外在有聲響的時候語言接收區就會被活化,但精神病患的語言接受區在沒有外在聲響卻被活化時,就會形成幻聽。

心理學觀點看待精神病病因

依附風格與早期親子關係的影響力

幼兒在早期階段會與照顧自己的家人形成依附關係,而依附風格包括:安全、不安全 焦慮-疏離、不安全焦慮-抵抗,以及混亂型。過往有研究提到,不安全的依附關係是罹患精神病的高風險因子,若孩童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則能能夠精準地心智化 (mentalist) 他人的意圖,並減少外在環境對大腦的損害。因此,正向的親子關係能帶來照顧者與孩童正向的內在表徵,而兒時的互動關係會內化成為孩童的心智,反之亦然。而這在精神分析領域被稱為「內在客體關係」。

Melanie Klein是最早討論早年客體關係議題的精神分析師,她認為與母親的正向經驗是正向的內在心智表徵的基礎。惝若孩子和母親互動時感到舒適、安全且被愛,這些舒適關係的經驗就會內化並轉化成正向的自尊、對世界充滿正向的好奇心,長大後面對外來的情緒威脅也可以有足夠的復原力/心理韌性 (resilience) 來因應。

精神分析理論中,精神客體 (psychological object) 並非肉眼可見的事,而是自己與自己以外的他者 (人事物) 互動所形成的內在表徵。客體關係的幻想 (fantasies) 通常可以從個人做事、與人互動的正/負向情感,以及各種想像的情節觀察到。而精神病患常見的客體關係幻想通常會伴隨著負向情緒,像是遭陷害、被追殺或跟蹤。不過,有時會伴隨正向情緒,像是強烈深信自己是耶穌的新娘。但客體關係無法透過儀器或可視覺化的工具測量,因此只能使用行為或意識上的話語來展現來觀察。

生活事件是促發精神病早期原生內在客體關係幻想的因素,原生的內在客體關係幻想通常會被創傷引出及增強,並搭建妄想及幻覺作為保護自我的城牆。

VandenBos(1981) 描述,有位男性精神病患向他說,自己的身體遭人下毒,並決意要絕食,接著說有位雅典女子正在某處嘲笑她,而且她的乳房充斥著毒素。

此時,男子的內在客體世界包含數個被害心理客體關係,進而產生幻想的關係。分析師與男子會談時而得知,幼時母親用母乳親餵大約一年才斷奶。

分析師向男子詢問:「母親有給你足夠的奶嗎?」,男子回答:「母牛給牛寶寶牛乳,但餵飽牠之後居然踹他、罵他,她真不該做這些慘無人道的事,而且這些事還在過去的世界中發生了這麼多次!,太令人生氣了」。

分析師推論,母牛意味著個案的母親、牛寶寶代表著個案,而過去的世界則代表著男子過往的生命史。果然,後續男子開始抱怨母親在每次餵完母乳後都會踢他、踹他,暴力照顧。除此之外,男子也說著過去母親在家中煮飯時,他們都會發生爭執衝突,但若男子大喊要絕食的時候,吵架就會停止。因著男子幼兒時期客體關係,使得他在被餵養時而伴隨焦慮,並下意識地做出惹媽媽生氣的行為,而這些兒時的關係也成為了成人後男子與他人的關係的基礎,即使是他的其他親朋好友煮完飯給他吃,這些焦慮經驗與爭執都會再度重演。

在男子的精神症狀中,具有毒乳房的雅典女人就像母親一般,經常地用毒奶餵他,而他就使用具體象徵的方式表達出來 (不過這對男子而言是真實可見的)

對精神病患而言,自我是原生的感知者 (the self as a primal perceived)

佛洛依德在【夢的解析】一書曾提過精神器官 (psychic appratus) 概念,該章節藉此來了解與精神生物學相似的概念。

1. 人類意識空間可以存放外在世界接收到的感覺刺激或經驗

2. 意識的心智活動會存放在內在世界空間,以形成思考、感受與幻想

3. 心靈之眼會與肉體的雙眼相連,而心靈之眼向外所看到的,會存放到外在世界,而形成知覺經驗

4. 心靈的自我反思之眼會向內在心理審視,而心智活動在存放在內心裡,產生思考、感受與回憶,製造了自我意識的經驗。

就佛洛伊德的觀點,自我覺察與知覺基本上是相似的處理過程,只不過意識的自我覺察是種「內在的知覺 (intrapyschic perception)」。對外在事件的覺察會需要外在的五感以及內部心智事件覺察相輔相成作用。而神經心理學家提到,視覺處理的路徑與幻想任務有部分相互重疊,這意味著心智幻想與知覺感受有共享的神經機制,這也更呼應精神病者心理界線故障在生物學上的假說。

對精神病患而言,正是因著他們從「思考自己想法者」轉變成「思考的感知者」。自我對外在的知覺增強,加上錯置思考的存放空間,而開始對自我感減少,可稱為「原生的感知者」。當自我主觀的思考轉成知覺時,正是因為原生的感知者心靈存放的空間已經改變了,把原本該放在心靈的思考放置於外在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