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Joe與22號的人生難不難?

--

(文內牽涉電影劇情,還沒看電影的朋友記得不要往下看哦!)

存在主義的意念貫穿這部電影

上週六看完電影,朋友對我這樣說 👆

不過,當時我對存在主義的印象很模糊,以為「個體的存在都有各別的意義」就等於存在主義。因此當下只回應:「感覺人們好像也被『追求意義』綁架了」。因為我們也發現男主角Joe急著想回到人間完成他的「意義」,還有急忙地在萬物堂替22號靈魂找到屬於他的火花 … 就好像捲入這樣的漩渦。

存在主義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以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 ( From Wikipedia)

在維基百科找到存在主義的定義,就跟電影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確實是相同的!

火花不是活著的目的或理想 ….

電影告訴我們 「追求人生目標或理想不是製造火花的要素」,而帶給我們一種 「活在當下」的想法。

正念使我們存在:存在與享樂有何不同?

我常常誤解活在當下的意涵,自以為「活在當下」就是 「想幹麻就幹麻」或者是 「爽就對了,不爽的事情不要去做」,而形成了比較像「享樂主義」的想法。

不過,「享樂主義」的想法似乎再度把我們的人生態度推向追求「樂」為目的了。追尋快樂的感覺並沒有錯!只不過,只追求享樂似乎同時製造了「當享樂消失時的失落感」。一旦我們沒有享到樂,又會再度捲入追尋享樂/經驗失落的苦難中。

我們享用美食是在享受吃飽,還是美食?

品嚐生活如同品嚐美食般,因爲我是一個吃東西超快的人(2分鐘吃完一個便當),常常吃完東西後,別人問我好不好吃,我都只能回答:「啊!我吃太快!忘記了!」,常常在狼吞虎嚥的過程忽略了目的是要「品嚐/或說體驗美食」。而人生也一樣,一昧地追求「意義」有可能使得「意義」食之無味,如同Joe達到成就時一般。

  • 有一天,小魚問一隻老魚:「海洋在哪裡?我要去找它!」
  • 老魚:「海洋?你就在海洋當中了啊!」
  • 小魚:「不!這不是海洋!這是水!」
  • 老魚:「我們一直都在其中,沒有離開。」

數千年沒有成為肉身的22號靈魂,因為附著在Joe身上重新獲得對人世的連結或許就是由此而來!當他吃到披薩、聽到音樂的各種感動,都是種需要「正念」才能體會到的存在經驗,並燃起生命的火花。

正念 (mindfulness) 不是正向思考 (positive thinking) ,也不直接與冥想畫上等號,而是種存在及經驗當下的經驗,而冥想可以是種靠近正念的通道。像是我們會歡迎各式各樣來的感受與事件來到我們生命中,雖然有些是痛苦的,是厭倦的,不過這種「厭倦」及「痛苦」都是人去命名的,我們容易把心跳加速的感覺命名為焦慮,「悶在心底的感覺」命名為憂鬱,而拼命地去找尋造成感覺的理由。不過,那何不只是一種心跳加快或只是心臟的感覺呢?那

苦難到底是自己來的,還是我們自己去追尋的?

正念不是對情感的排除,而是對情感的認識與接納。且接納不是將就,而是「我理解事件與感受的發生現在正與我同在」

Jazzing your Life!但生命的樂章不一定要是爵士樂

電影中感到最爽的部分就是聆聽爵士樂那不和諧、衝突又契合,使人緊張又安定的感覺。我很喜歡爵士樂,雖然聽得不是很多,但特別喜歡那放蕩不羈的感覺,聽到時身體會忍不住想要扭來扭去,情感時而激動雀躍,時而悲傷惆悵。

我想,電影選用「爵士樂」作為主題應該也有特別的安排,因為爵士有個重要的元素是「即興 (improvising)」,樂曲中即興的部分通常沒有預先寫好的譜,需要藉著爵士樂團成員間的默契,以及感受氣氛與情感的流動來「憑感覺演奏」!這也反映著生命如同爵士樂一般是不按牌理出牌,而我們就像即興的樂手隨著生命的流動來回應。

不管生命階段響起的是不是爵士樂都沒關係,也好好專心聆聽吧!(直接去聽文末的主題曲)。生命的火花也不是要追求爵士樂般的生活,而是仔細傾聽生命的樂章,即使不華麗也會有輕盈的美好。

「那不是志向,那只是生活」

劇情的最後,22號莫名取得人生通行證,遭嫉妒的Joe指責說:「那是我的人生意義,不是你的火花,你的火花是靠我的人生意義才有的!」。那時,22號開始感到極度失落,開始認定那美好的體驗是別人的,更絕望地認為自己是沒用的,而且是沒有屬於自己的意義。

難道22號的火花真的不是自己創造的嗎?

心理學家Bjorn,我聽成Bion

電影中,榮格輔導22號失敗那段,全場觀眾大笑翻 (我的潛意識告訴我『我不喜歡你』)。同時,我也注意到Joe假裝的那位已逝的心理學專家Bion,以為是大名鼎鼎的精神分析大師Bion Welfred。不過,剛剛認真查了一下才知道那應該是虛構角色,是發音相似的Bjorn (畢勇,j要發y的聲音)。但因為這幾天這樣的誤會,我也嘗試理解Bion的觀點是不是跟電影情節有關聯。(發現他的理論超虛幻超難懂的,而且中譯書比原文更難看懂 xD)

比昂 (Welfred Bion) 是提出客體關係理論的大師克萊恩 (Melanie Klein) 的學生,而他提到最有名的概念就是『涵容與被涵容者 (contain vs container)』。概念來自克萊恩的投射性認同 (protective identification)的延伸,克萊恩假設嬰兒在出生時,原以為自己與母親同為一體,但突然發現事實是兩人各為個體時,而開始向可以分泌營養與滿足弱小自己的母親產生羨嫉,但同時也害怕自己所懷的惡意,只能將這些壞投向給他所互動的對象 (媽媽)。例如:表現哭鬧不停,直到互動的客體認同了嬰兒的壞 (媽媽:對!你就是個要被我丟掉的小孩,你就是生出來要被我餓著的!),而成就了母親對嬰兒 「壞」的認同。有些個案會意識下地藉此操弄互動的客體或治療師 (再度重現與重要客體關係「壞」的投射性認同)。

22號靈魂不斷地使用投射性認同對待周邊的事物,討厭迷失自我的他,將『討厭』的感受投射給世界,直到被認同、遭世界討厭且排除於世界之外,因此對世界產生厭惡,而形成『厭世』的性格。電影裡,他也用投射性認同對待榮格,而榮格也對他說:『我的潛意識告訴我,我很討厭你』 XD

比昂的『涵容者/與被涵容者』的概念更延伸出來對投射性認同的處理,解釋母親如何承接(裝填)嬰兒無法接受而投射出來的感受,並試著處理這些感受經驗(涵容)修正感受的質地,使這些感受轉變為嬰兒可以接受的感受。

這個過程需要許多的意識底下的處理。其中有個要素稱為beta,意指個體還無法消化下的感受 (會投射出去的壞),而個案的beta需要由alpha的能量轉化為思考、夢境,或是擴張的經驗。治療師alpha的功能則是將個案未加工的感受轉化成內在可見的意象以及感覺。

走過幾千年來沒有身體容器,也沒有涵容對象的22號靈魂,不斷地在無法承裝自己的「壞」的狀況下度過。不夠湊巧地碰上契機,掉進Joe的身體容器裡(承裝),而與Joe的思考涵容的過程,使得22號可以更容易咀嚼及品味世界的味道。(雖然劇情沒有特別交代涵容的過程,算我自己腦補的 哈哈)

那火花屬於22號嗎 ?

22號在月台聽到街頭藝人的音樂,覺得感到且美妙,雖然 Joe只在一旁冷冷地說著:「要不是你有我的大腦,你才不會覺得這些音樂感動」。這可能也是22號身上的beta在Joe身上,因為alpha元素製造轉化而有的結果,因此這絕對是屬於22號的經驗及火花!而且22號給予街頭藝人自己喜歡的食物作為回應的時候,這就是屬於22號自己的思考與決定。而當劇情最終,Joe向22號說著: 「那不是你的意義」的時候,這又是重現22號投射性認同原先所要被認同的劇情,而再度覺醒22號心底的beta元素。

看完電影,覺得是有大啟發,但也讓我覺得人生好難啊

誰來涵容我啊~

不過好聽的主題曲也跟電影的精神主軸搭配上了~聽了很輕鬆舒服!快來聽聽

Say it’s all right !

Say it’s all right (It’s all right)

It’s all right, have a good time.

When you wake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Feeling sad like so many of us do

Hum a little soul… Make life your goal

And surely something’s got to come to you

--

--